您现在的位置是:中部新闻网 > 时尚

记者直击福祉博览会:科技助残最新成果亮相,机器人助力残障人士出行自由|聚焦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

中部新闻网2024-12-20 23:53:26【时尚】3人已围观

简介摘要:一只导盲六足机器人带着一名视障人士在场馆中慢慢行走,遇到障碍和人群会自动停下寻找新的路线,与真正的导盲犬为视障人士引路一样,这是在11月28日2024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下称“福祉博览会”)开幕期

摘要:一只导盲六足机器人带着一名视障人士在场馆中慢慢行走,记者技助聚焦遇到障碍和人群会自动停下寻找新的直击助力自由中国路线,与真正的福祉福祉导盲犬为视障人士引路一样,这是博览博览在11月28日2024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下称“福祉博览会”)开幕期间,《华夏时报》记者在现场看到的残最残障出行温馨一幕。

记者直击福祉博览会:科技助残最新成果亮相,果亮国际机器人助力残障人士出行自由|聚焦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

(石飞月摄影)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石飞月 北京报道

一只导盲六足机器人带着一名视障人士在场馆中慢慢行走,器人遇到障碍和人群会自动停下寻找新的人士路线,与真正的记者技助聚焦导盲犬为视障人士引路一样,这是直击助力自由中国在11月28日2024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下称“福祉博览会”)开幕期间,《华夏时报》记者在现场看到的福祉福祉温馨一幕。和这只机器狗一样,博览博览为残障人士提供便利和康复功能的残最残障出行,还有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新成相机陪伴机器人……

这些产品的出现,为残障人士提高自理能力、提供心理支持、实现自由出行提供了可能,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人性化,同样,对于企业来说,残障群体背后的蓝海市场,也是它们持续精进助残机器人的动力。不过,当前大多数助残机器人的成本和价格仍居高位,随着未来更大规模的批量化生产实现,这些产品有望走入更多普通人的家庭。

覆盖身体与心理的科技突破

近些年,因具备精确、多功能、学习和优化能力强以及良好的通讯能力等优点,机器人成为很多行业的理想载体,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而在助残领域,机器人同样被赋予了巨大的挖掘潜力。

《华夏时报》记者在这届福祉博览会上观察到,一系列尖端助残和智能康复机器人纷纷亮相,包括最新一代的导盲六足机器人、外骨骼康复机器人、陪伴机器人等,这些高科技产品吸引了很多观众驻足了解,现场也有不少残障人士体验产品。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现场的一款导盲六足机器人。这款机器人有六条腿,后方设置了一根盲杖,视障人士可以抓着它跟导盲机器人走。这款机器人来自于上海交通大学。

1.png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高峰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道,这款机器人具有复杂地形稳定行走能力,可自主通过台阶、楼梯、人行道、草地、砂石等地形,且具有视觉环境感知功能,可自主导航至目的地、动态躲避障碍、识别红绿灯等。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这款导盲六足机器人在为视障人士引路时并不死板,它可通过盲杖感知盲人行走状态和意图,实现牵引和停止等交互动作,视障人士还可通过语音方式向机器人下达目的地、走停等指令,并通过机器人语音播报获取环境信息。

除了为视障人士研发的导盲机器人,参展的还有很多辅具类产品,比如大艾机器人、优龙机器人和科大讯飞的辅助康复机器人。在大艾机器人展区,一位观众正在体验一款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双腿绑在机器上,模拟走路的动作。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款设备适用于各种类型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早期、中期康复训练。

优龙机器人展出了多款下肢步行辅助训练装置,其中一款名为“萤火”的设备,是专门为踝关节跖屈障碍患者设计的;科大讯飞的下肢步行康复训练设备,既可以实现早期康复介入,为用户提供正确的运动模式输入,诱发主动运动,也可为处于康复中、后期的用户提供平衡、协调、肌力等功能强化训练方案。

方便出行、辅助康复的同时,机器人也起到陪伴作用,为人类提供情绪价值。优必选展区,一排可爱的小机器人在跳舞,工作人员介绍道,这款机器人主要是为了陪伴人类,可以聊天对话,可以跳舞,也可以作为音箱来使用。

2.png

大批量生产后成本有望降低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我国残疾人总人数达到8591.4万,占总人口的6.34%。这也意味着,市场对助残产品的缺口和需求是庞大的。

以视障人数为例,在8591.4万的残疾总人数中,有超过1700万名视力障碍人士,但目前我国服役导盲犬数量相对偏少,此外,导盲犬的培育还需要不菲的培训成本及训练周期,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那么导盲机器人的出现,可以说有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视障人士灵活出行的问题。

而肢体残疾人口的数量同样庞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我国肢体残疾人口总数为1735.5万人。多数肢残人不能行走、不能站立、长期卧床。很多因脑损伤(脑卒中、脑外伤、脑瘫)、脊损伤颅脑损伤、神经系统疾病、肌无力、骨关节术围手术期等因素导致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他们也需要帮助自己复健的设备。而外骨骼机器人技术的出现,对他们来说,是能拥有一次重新行走的机会。

另外,在心理方面,据中国残联2023年发布的中国残疾人普查报告数据,中国的孤独症患者已超过1300万人,且以每年近20万人的速度增长,发病率成为精神类残疾的首位‌。而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约有20%的老年人出现过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与青壮年人群相比,老年人抑郁具有独特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点。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助残类机器人市场潜力较大,有不错的发展前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残疾人康复服务需求的增加,这个市场需求还会不断增长。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这些产品中,优必选的陪伴机器人早已在电商平台开售,由于价格在2000多元,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那么“遥不可及”,因此销售情况还不错;大艾机器人的下肢步行辅助训练装置和科大讯飞的辅助康复机器人也已经上市;而上海交通大学的六足导盲机器人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尚未上市。

目前,上升到助残类的机器人,其实大多数的成本和价格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是偏高的,目前能够覆盖到的范围有限。

高峰向记者透露,上海交大的导盲机器狗上市后价格会控制在10万元之内。“随着以后产品大规模批量生产和销售,价格会继续下调。”

此外,对于大艾机器人的下肢步行辅助训练装置,据该展台工作人员介绍,面向个人的版本,儿童版售价6万元起,成人版7万元起,卖给医院的高端版本价格可能高达百万元。

“影响市场发展的助残类机器人主要是产品功能和成本,其产品普及和成本下降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随着AI芯片、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成本的下降,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预计未来5年内,助残机器人的技术成熟度进一步提升,未来10年内,产品成本有可能大幅降低,普及率也将随之提高。”张孝荣说。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很赞哦!(66)